相关服务: 岛津Shimazu安捷伦SciexAB Sciex沃特世液相气相液质ThermoAgilentWaters质谱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国家数据局:“十四五”以来我国数字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发布时间:2025/09/08 点击次数:14
  8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经过多年持续攻坚,我国在数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展示出显著的发展成绩。
 
  一、数字基础设施实现长足发展
 
  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截至2025年6月底,5G基站总数与2020年相比增长了5倍达到455万个,千兆宽带用户增长了34倍达2.26亿户,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二,有力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产业带动方面,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形成庞大市场需求,带动集成电路、通信网络设备、计算机、服务器和终端产品等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培育了先进的、完整的产业体系。
 
  激发消费方面,数字基础设施的超前部署和迭代升级,带动网络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医疗、5G+工业互联网等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
 
  农业农村方面,随着5G网络和农村电商的发展,手机成了“新农具”、数据成了“新农资”、直播成了“新农活”,有效带动了农村居民增收致富。
 
  区域发展方面,“东数西算”工程深入实施,促进算力这个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布局,八大算力枢纽节点5个在西部,有利于发挥西部地区清洁能源优势,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数字技术创新实现新突破
 
  集成电路加快布局,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和装备的完整产业链。国产操作系统加速崛起,以鸿蒙系统为例,鸿蒙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为手机、汽车、家电等1200多类产品装上了“智能中枢”。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实现整体性、系统性跃升,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人形机器人、智能终端等领域不断突破。
 
  三、数据要素价值加快释放
 
  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方面,去年推出了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21项政策,今年还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
 
  布局数据基础设施方面,支持各地开展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先行先试,不断夯实数据开发利用的设施底座。
 
  推动数据开发利用方面,以场景牵引带动数据要素价值充分释放,深入实施“数据要素×”行动,开展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建设。
 
  培育数据市场方面,一批围绕数据汇聚共享、开发利用的数据企业正在孕育兴起,标准、规范不断推出,数据交易日趋活跃,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正在加快构建。
 
  四、数字经济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数字产业化方面,截至2024年底,我国软件收入规模较2020年增长80%,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70%。
 
  产业数字化方面,智能化转变、数字化改造加速推进,建成了万余家智能工厂,覆盖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成为消费的新潮流。数据要素正加速赋能千行百业发展。
 
  农业领域:有的企业利用数据赋能智慧施肥,综合提升产量5.5%;
 
  工业领域:有的企业依托海量测井数据开发出行业大模型,钻井决策效率提升了15倍;
 
  服务业领域:有的企业利用公路货运行业数据实现司机与货主分钟级车货匹配,提升单车运行效率30%以上。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带动新增超100个新型职业,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五、数字公共服务更加可感可及
 
  数字技术显著提升了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普惠水平,让民生保障持续“升温”。“高效办成一件事”已进入制度化、常态化推进的新阶段,越来越多的事项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数字化打破了传统公共服务中的“流程壁垒”“数据壁垒”,在一次次在线办事中实现了高效便捷。
 
  当前,我国数据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据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研究,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
 
  素材来源:国家数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