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服务: 岛津Shimazu安捷伦SciexAB Sciex沃特世液相气相液质ThermoAgilentWaters质谱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截至目前,我国已发布人工智能国家标准30项

发布时间:2025/10/10 点击次数:50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宣布,截至目前,我国已发布人工智能国家标准30项,另有84项标准正在加紧制定中,实现了对基础软硬件、关键技术、行业应用与安全治理等核心板块的全链条覆盖。
 
  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相关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2025年上半年,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实现了从技术到应用的全方位进步,产品数量迅猛增长,应用场景持续扩大。中国国产人工智能产品不仅在千亿级参数规模、多模态能力等方面实现突破,还与办公协同、教育普惠、工业设计、内容创作等场景深度融合,构建了覆盖多个领域的智能应用生态。
 
  据介绍,今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在多模态大模型、智能体、具身智能等前沿方向,以及其他传统行业应用方面,新发布了10项国标,立项了48项技术文件。
 
  在基础支撑领域,《AI服务器性能测试方法》《异构加速器统一接口》等标准,有效统一了算力测评与软硬件接口规范,为国产人工智能生态打下坚实基础。
 
  在治理与伦理层面,《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标识方法》标准为内容安全竖起“警示牌”、筑牢“防火墙”,明确技术应用的伦理底线,推动人工智能在合规前提下健康、有序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人工智能国际标准化舞台上展现出越来越强的影响力。由中国牵头立项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风险处理指南》国际标准目前已进入快速制定阶段,这是我国首次在该领域主导全球治理规则的构建。
 
  随着世界机器人大会、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出圈”,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已不再是科幻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产业新风口。据悉,目前我国正全力推进15项人形机器人国家标准研制工作,未来还将重点攻关安全规范、驱动技术、数据利用等关键标准,为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随着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将迎来更加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新技术、新应用的落地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素材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