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人民银行联合证监会发布公告,建立了债券市场“科技板”,重点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并在债券发行上给予了差异化的灵活安排。
中债资信的数据显示,自5月7日起至6月7日,包含银行间和交易所在内,全市场147家机构累计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超3748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发行金额达2920亿元。
39家金融机构发行2239亿元,108家非金融企业发行1509.98亿元,其中,73家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市场总计发行977.2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末,深交所科创债累计发行374只,规模2552亿元。5月7日至5月末,科创债发行进一步加速,发行规模达90亿元,其中6家证券公司发行57亿元。
与此同时,民营私募股权机构正积极行动,君联资本、东方富海、毅达资本等5家民营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已完成科技创新债券注册48亿元。
此外,首月发行的创新债券产品期限以中长期为主。其中,发行期限在1年以上的科技创新债券只数占比60%,其中,10年期以上共计7只。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期限为3至20年。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认为,在政策支持下,债券市场将为科技创新领域引入更多“活水”。相关行业人员表示,未来组合型产品会越来越多,包括“科创+绿色”“科创+乡村振兴”“科创+数字化转型”等主题的融合趋势会进一步加快,这种“一债多用”的设计有助于更好地满足科技型企业多元化业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