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服务: 岛津赛默飞安捷伦Sciex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串联质谱技术的核心串联方式及其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5/05/16 点击次数:133

串联质谱技术(MS/MS)作为现代质谱分析的重要手段,通过多级质量分析显著提升了分析的选择性和信息量。根据实现原理的不同,串联质谱主要分为空间串联和时间串联两大类型,每种类型又包含多种具体实现方式。本文将系统介绍这些串联方式的技术特点、工作原理及其在药物研发、临床诊断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一、空间串联质谱技术

空间串联质谱采用多个物理分离的质量分析器通过碰撞室在空间上串联实现多级分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串联方式。

1. 三重四极杆串联(QqQ)

2. 混合型串联

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

时间串联质谱利用单个质量分析器的离子存储功能,通过时间序列实现多级分析。

1. 离子阱质谱

2.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FT-ICR)

三、特殊串联方式

1. 飞行时间串联(TOF/TOF)

2. 线性离子阱-轨道阱杂合系统

四、技术比较与应用选择

指标 空间串联(QqQ)​ 时间串联(离子阱)​ 混合型(Q-TOF)​
分辨率 中等(单位质量) 中等 高(>20,000)
灵敏度 中等
MSⁿ能力 n=2 n≥3 n=2
主要应用 定量分析 结构解析 定性定量兼顾

应用选择建议​:

串联质谱技术的持续创新使其在生命科学、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理解不同串联方式的特点,根据分析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是获得理想分析结果的关键。随着杂合型质谱的发展,串联质谱正向着更高通量、更高分辨的方向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