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围绕创新药研发、医保准入、临床应用、多元支付等5大维度提出16条具体举措,旨在破解创新药研发与市场应用中的结构性矛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措施》共分为5个方面:加大创新药研发支持力度,支持创新药进入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支持创新药临床应用,提高创新药多元支付能力,强化保障措施,对创新药研发、准入、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进行全链条支持,实现“真支持创新、支持真创新、支持差异化创新”目标。
在加大创新药研发支持力度方面,《若干措施》鼓励商业健康保险公司通过创新药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为创新药研发提供稳定的长期投资,培育支持创新药的耐心资本。
在确保数据安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探索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必要的医保数据服务,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瞄准临床需求合理确定研发方向、布局研发管线,提升创新效率,走差异化创新之路。
在审批效率方面,《措施》提出建立每年一调的动态调整机制,将调整周期从之前最长8年缩短至1年,准入方式由专家遴选改为企业申报。
针对创新药进院难问题,《措施》要求医疗机构不得以“药占比”或“品规数量限制”影响配备,医保和商保目录内品种可突破“一品两规”限制。同时,鼓励医疗机构提升创新药临床使用能力,对合理使用的医保目录内创新药,医疗机构可“特例单议”,医保部门将优化评议流程。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商保支出预计在3000亿元左右,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仅为3.3%,距离“补充医保”的定位有较大距离。另据《中国创新药械多元支付白皮书(2025)》,当前创新药支付结构中,医保覆盖44%,个人支付近50%,商保仅占7.7%,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在提升中国创新药全球竞争力方面,《措施》提出三项举措:首先是搭建平台拓展海外市场,支持广西等地区依托跨境医药集采平台促进国产药品出海;其次是培育耐心资本,鼓励商业保险扩大对创新药投资,支持企业借助港澳优势走向国际;最后是执行价格保密机制,特别是对商保目录内药品探索更严格保密措施,助力创新药“走出去”。